月份:2021年12月

求主顾念

在非洲一所大教堂里,牧师跪下向上帝祷告:“求祢顾念我们!”当牧师恳切祈求时,会众流着泪同声呼求道:“主啊,求祢顾念我们!”在观看这段短片的时候,我很讶异自己也流下眼泪。短片中祷告的情境是数月前录制的,但却让我想起童年时期曾听过我们家的牧师向上帝发出同样的祈祷:“主啊,求祢顾念我们!”

做得好!

我儿子博恩在学校担任美式足球教练,最近他们经历了一场苦战后,输掉了州际冠军赛,而对手在过去两年都保持不败纪录。我传讯息给儿子表示惋惜,他简短地回复说:“孩子们已奋力作战!”

亲近上帝

亲近上帝

圣哉!圣哉!圣哉!万军之耶和华,祂的荣光充满全地!—以赛亚书6章3节

有一件事曾困扰我,就是当我越亲近上帝,就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。直到某天,我察觉到我房里的一个现象,便豁然开朗了。当窗帘被拉上时,中间会留下一条小缝,而阳光就会从小缝照进房里。我仔细一看,这道光线中漂浮着许多细小的灰尘。若没有这道光,屋内看起来似乎很干净,但这道光却使这些灰尘一览无遗。

这个发现为我的属灵生命带来了新的领悟。我越亲近这世界的真光,我越能够看清自己。当耶稣的光照进我们生命灰暗的角落时,就显出我们的罪来,这并非要使我们气馁,乃是要使我们谦卑地信靠祂。我们无法靠着自己称义,因为我们都是罪人,无法达到上帝公义的标准(罗马书3章23节)。当我们骄傲的时候,真理之光就会显露我们内心的景况,并使我们如同以赛亚一样呼求:“祸哉!……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,……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。”(以赛亚书6章5节)

上帝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瑕,要与主亲近需要谦卑与单纯的信任,而非高傲和妄自尊大。因着恩典,上帝让我们亲近祂。与上帝亲近,会让我们深感不配,但这会使我们谦卑自己,并全然信靠祂。

圣哉,圣哉,圣哉!主庄严威荣!
罪人昏昧难见,因黑暗罪深重;
惟独上主至圣,惟独上主至尊,
全能又全爱,至圣洁真神。
Heber
我们亲近主就不至骄傲。

作者: 戴劳伦 | 其他作者

 

喜乐涌流

喜乐涌流

我把这些事告诉了你们,好让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,并且使你们的喜乐满溢。—约翰福音15章11节,新译本

有一次,我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候机室里,当时里面的人很多,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,想找个地方坐下。突然,小男孩开始大声地唱“普世欢腾”。这个大约六岁的小男孩,竟然能够唱出所有的歌词,让我印象深刻。

但最让我难忘的是男孩脸上的神情,他脸上灿烂的笑容正符合他所唱的歌词内容,向所有人宣告基督降临带来的喜乐。

这样的喜乐不应只出现在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脸上,或仅限于圣诞节期间。若我们的生命中有基督的同在,心中的喜乐也会如此涌流出来。这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前一晚,对门徒的一个教导。耶稣告诉门徒,祂对他们无与伦比的爱,如同天父爱祂一样(约翰福音15章9节) 。耶稣解释了这永恒的关系之后,说道:“我把这些事告诉了你们,好让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,并且使你们的喜乐满溢。”(11节,新译本)

这是多么美好的应许啊!透过耶稣基督,我们的心可以充满喜乐,真正的喜乐!

主啊,祢已拣选我也救赎我,以爱和怜悯环绕我。祢对我、对我所爱的人,以及对世界的爱长阔高深,我无以回报,只能以充满喜乐的心回应。
人生的每个阶段,我们都能经历在基督里的喜乐。

作者: 柯贝尔 | 其他作者

 

永不孤单

永不孤单

耶稣大声喊着说: “……我的上帝!我的上帝!为什么离弃我?”—马太福音27章46节

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曾说:“要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,就去看它的监狱。”基于这个观点,我读了一篇网路文章,介绍世界最残酷的八所监狱。其中有一所监狱,将每个犯人单独关在与外界隔绝的禁闭室中。

我们都希望能与他人有互动、生活在群体之中,而非与世隔绝。正因如此,将人单独拘禁于禁闭室中,就成为一种残酷的惩罚。

当基督在十架上与天父隔离,切断那永恒合一的关系时,所承受的也是这样的苦楚。祂痛苦的呼喊被记载在马太福音27章46节:“约在申初,耶稣大声喊着说:‘以利!以利!拉马撒巴各大尼?’就是说:‘我的上帝!我的上帝!为什么离弃我?’”基督在承担我们的罪恶而受苦、受死的那一刻,祂忍受了孤单、隔绝与遗弃,祂与天父之间的连结也全然断绝。然而,祂承受了被隔绝的痛苦,却让我们得着天父的应许:“我总不撇下你,也不丢弃你。”(希伯来书13章5节)

基督为我们忍受十字架的痛苦与隔绝,使我们永不被上帝撇下,也永不孤单。

天父,感谢祢让我成为祢的儿女,并永远感谢耶稣付上代价,恢复了这份关系。感谢祢赐下应许,永不离弃我。
认识耶稣就永不孤单。

作者: 柯贝尔 | 其他作者

 

十架真谛

十架真谛

“这人真是上帝的儿子!”—马可福音15章39节

在我们教会讲台的后方,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,象征耶稣为我们钉死,以祂的圣洁代替我们的罪恶。上帝让祂完美无瑕的独生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亲自承担我们所做的、所说的、所想的每一件错事。在十架上,耶稣完成了救赎大功,代替我们死,接受罪的惩罚(罗马书6章23节)

看到十字架,让我想起耶稣为我们所经历的苦难。在耶稣被钉十架之前,罗马兵丁鞭打祂、向祂吐唾沫、用芦苇杆打祂的头,还跪下来假意地敬拜祂。他们试着要耶稣背起十架走到刑场,但祂遭受残酷的鞭刑后,实在无力背负。在各各他山上,他们用钉子刺穿耶稣的身体,将祂牢牢地固定在十架上之后,再将十架竖立起来。当耶稣被悬挂在十架上时,这些伤口承受全身的重量。六个小时之后,耶稣就断了气(马可福音15章37节)。一位百夫长目睹耶稣死亡的情景,高声说:“这人真是上帝的儿子!”(39节)

下次当你看到十架的记号时,请仔细思想它对你有什么意义。上帝的儿子甘愿为你我受凌辱、被钉死,并从死里复活,使我们能得着永生。

亲爱的主耶稣,祢为我的罪死在十架上,为此我深深地感谢祢。我相信祢为我牺牲舍命,并深信祢复活的大能。
基督钉十架,突显我罪极恶,上帝慈爱极美。

作者: 史珍妮 | 其他作者

 

救赎主

救赎主

就拿着棕树枝,出去迎接祂,喊着说:“和散那!”—约翰福音12章13节

美国士兵德斯蒙德.多斯被称为“钢铁英雄”,但他并不是大众所想象的那种英雄。德斯蒙德因信仰的缘故而拒绝携带枪支。身为医护兵,他在一场战役中孤身徒手救出了75名受伤士兵,其中有些人曾经叫他懦夫,也有一些人曾嘲笑他的信仰。德斯蒙德在枪林弹雨中穿梭,不断地祈祷说:“主啊,求祢让我再多救一个人吧!”因着他英勇的行为,使他获颁军人的最高荣誉勋章。

圣经告诉我们,耶稣也被人误解。在先知预言的那一天(撒迦利亚书9章9节),耶稣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,群众挥舞着棕树枝,高呼:“和散那!”(这是表达赞美的呼喊,意思是“拯救”)他们还引用诗篇118篇26节,呼喊:“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!”(约翰福音12章13节)但他们忽略了接着27节提到“用绳索把祭牲拴住”。当时群众期待的是一位世上的君王,拯救他们脱离罗马政权,但耶稣要成就的远不止如此。祂是万王之王,也是我们的赎罪祭,祂是上帝成了人的样式,心甘情愿地忍受十字架的苦难,以拯救我们脱离罪恶。这些在圣经中早有预言。

约翰说“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”,后来“才想起这话是指着祂写的”(12章16节)。藉着上帝所启示的话语,祂永恒的计画变得越来越清晰。祂爱我们至深,为我们差派一位伟大的救赎主!

复活的君王,求祢帮助我,一生赞美祢、服事祢!
耶稣如何拯救你?今天你要如何向祂表达感恩的赞美呢?

作者: 庞雅各 | 其他作者

 

压榨橄榄

压榨橄榄

他们来到一个地方,名叫客西马尼。—马可福音14章32节

若你来到加利利海附近的迦百农,你会看到那里展示着一些用来压榨橄榄油的古老器具。榨油机是由一个底座和一个砂轮组成,都是用沉重的玄武岩制成,底座大而圆,并在中央有一个凹槽。人们将橄榄放在凹槽里,用砂轮辗过便能榨出橄榄油。

在耶稣受死的前一晚,祂来到可以俯瞰耶路撒冷城的橄榄山上。祂在那称为客西马尼的园子里向天父祷告,因为祂知道前面的道路极其痛苦。

“客西马尼”是指“压榨橄榄油的地方”,这个名字贴切地描述了基督为我们背负罪担的痛苦挣扎。在那里,“耶稣极其伤痛,祷告更加恳切,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”(路加福音22章44节)

上帝的儿子耶稣为了“除去世人罪孽”(约翰福音1章29节) 、恢复我们与父上帝破碎的关系而受苦、受死。“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,背负我们的痛苦;……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,为我们的罪孽压伤。因祂受的刑罚,我们得平安;因祂受的鞭伤,我们得医治”(以赛亚书53章4-5节)

我们的心以敬拜和感谢向上帝欢呼。

天父,帮助我体会祢的爱子为我承受的苦难,帮助我对祢深刻的爱心存感谢。祢的爱如此深厚,竟让基督为我的过犯被压伤,成为我的拯救。
我罪蒙赦免,今喜得释放,都因救主耶稣为我受伤。

作者: 柯贝尔 | 其他作者

 

从圣经中看上帝的救赎计划

从圣经中看上帝的救赎计划

文/蔡金玲博士

当一个基督徒信主年岁渐增之后,对圣经内容的接触也逐渐加增,随之而来会有一些读经方面的困惑,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“如何正确地明白经文的意思?”有人认为在释经上常见的疏忽或误导,就是立刻以纯粹道德取向来解释及应用经文中的故事(特别是旧约)。若释经者仅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,这样的解释容易忽略了上帝的重要启示,错失了圣经原本所要传达的救赎信息。

这种做法常出现在圣经的教导和讲道中,仅将一些圣经人物区分成英雄或坏人,例如“要像摩西一样”或者“不要像法老王”;“要像以斯帖一样勇敢”或者“不要像恶人哈曼”。又如,雅各与上帝摔跤的事迹常被用来表达我们属灵上的挣扎;哈拿祈子的祷告是教导我们持续性的祷告;大卫打败歌利亚乃教导我们要战胜心中的“巨人”;大卫与约拿单的友情是教导我们友谊的重要。

这种释经应用看似合理,但有暗藏的隐忧,因此较合宜的做法,应该是在信息中包括“救赎历史”的教训和“道德伦理”的应用。同样地,当我们在讲论新约人物时,若只强调他们的生平事迹,作为我们人生的指标,将道德教训作为读圣经时的焦点,却偏离了圣经内文重要的目标──就是上帝的救赎,如此同样会使这些事件所蕴含的救赎意义被忽视。

若把圣经故事当作世俗文学来读,仅强调一般人生的教训,或只关注人物的榜样,那么圣经和世俗文学有何区别?因为在非圣经的历史中,也记载着许多伟大、值得我们学习效法的人物。若依此方法,似乎也暗示着人们可以舍弃圣经,在圣经以外找到类似的伦理教训。

然而,圣经记载这些历史故事的主要目的,不仅是要教导读者如何行事为人,更是要表明上帝如何拯救人。例如我们读〈以斯帖记〉,焦点不仅只是在以斯帖、末底改、亚哈随鲁王和哈曼身上而已;它的内容乃是记载了一位身处异邦的犹太孤女以斯帖,在波斯帝国亚哈随鲁王的统治下,竟然能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邪恶的波斯奸臣哈曼所设下的诡计,使以色列人全族免于被灭的危机。

故事显示,当以斯帖进入王宫时,末底改吩咐以斯帖,在波斯王宫不可将她的籍贯宗族告诉人(以斯帖记2章10节),所以,她可能无法像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一样,立志坚守摩西律法中饮食洁净的规条。由于以斯帖隐藏她的身世,她吃穿必须得像波斯人,融入异教的文化。然而阅读这段故事,可以带给读者极大的安慰与激励,即使属上帝的人有时作出错误的抉择,全能慈爱的上帝仍旧可以在人的错误中行事,上帝会引导、指正并使用属祂的人,上帝能透过万事成就祂的救赎计划。上帝对祂百姓的拯救正是以斯帖记中重要的神学主题之一。

虽然以斯帖记中没有出现上帝的名字,但是可以看到上帝的主权掌管着一切,惟有祂才有能力拯救犹太民族脱离险恶的环境,并且信实地持守对他们列祖在盟约中的应许。上帝必帮助祂的百姓,直至应许的那位亚伯拉罕的后裔──弥赛亚耶稣的来到。任何会破坏上帝的救赎计划,特别是弥赛亚的救赎应许,上帝都会干预。

圣经中充满了人物和行动,但在这些人物事件的幕后,上帝才是真正的主角。圣经藉着不同的故事,说明了上帝的至高主权与救赎计划,这些神学主题就是在历史进程和具体的人物故事中表达出来。圣经是一本启示上帝真理的书,上帝最高的启示是耶稣基督(希伯来书1章1-2节),因此我们读经须以基督为中心,因基督就是上帝救赎的启示。所有旧约中的祝福、应许、立约、以及国度的内容,都是耶稣基督在末世要实现救恩的影子,因此新旧约一起见证这伟大的救恩。我们若能从圣经中明白上帝的救赎计划,就会更认识上帝,并能有效地应用上帝的话语,过敬虔的基督徒生活。

※原文〈从圣经神学看神的救赎计划〉刊载于“举目”杂志第25期。

 

圣经,有字天书

圣经,有字天书

文/马康伟牧师

首先,我必须要说,我们手上的这本圣经,原是人类不可能得到的,但我们又为何可以拥有?

一、圣经是怎样的一本书

 

  • 圣经是上帝的救恩之书

    上帝创造宇宙万有,又按祂的形象、样式造人,成为大地的管家。但人犯了罪,亏缺上帝的荣耀。按照上帝的公义,人必须“死”(与上帝隔绝),然而按照上帝的慈爱,祂必须要救人。在这绝对的冲突、矛盾中,我们看到上帝的大能与奇妙─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成为人得救的必须。祂站在人的位份上替人死,又站在上帝的位份上赦免人的罪。这十架的救赎大恩,使人有了因信称义的恩典与重生得救的应许,这是整本圣经的核心。

    此外,圣经以耶稣的降生,分成旧约与新约。旧约强调“基督快来了!”新约则强调“基督已经来了!”而“基督是救主”贯穿新旧约。

  • 圣经是上帝的特别启示

    《圣经》一共有66卷书,由40多位不同的作者写成,先后经历了1,600多年,这之中400年的沉默时期把39卷旧约和27卷新约分开。然而,圣经虽经由许多卷书所组成,每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相同,它却展示了最独特和奇妙的一致性:指向耶稣基督。

    不管阅读到哪一卷书,无论是历史书、先知书、诗歌智慧书等,你都会看到上帝的主权、圣洁、慈爱、公义、审判、救恩,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帝“圣爱”的属性,祂不单时时关顾及引导人,更重要是为我们设立了救恩,使我们可以脱离罪恶的权势,得以进入上帝爱子耶稣的光明国度里。

  • 圣经是上帝与人类的“约书”

    纵观新旧约,上帝一共与人类立下了8个重要的圣约,其中包括伊甸园之约、亚当之约、挪亚之约、亚伯拉罕之约、摩西之约、迦南之约、大卫之约和基督的新约。每一次的立约,都显示了上帝的慈爱和怜悯,最后唯有透过基督的新约将人类从种种罪恶中拯救出来。

  • 圣经是人生指南

    举凡电脑、电视、手机等都一定有它被造的意义与使用方式,而圣经就是人类受造的人生说明书和指南,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与被分别为圣的生活方式与态度。

二、那我们要如何读懂圣经呢?

 

  • 一般做学问常常是用“于不疑处有疑,方是进矣”的态度,但读圣经需要圣灵的引导,是因为信以至于信!

  • 首先,对圣经有一个总体整合的概论了解,每读一卷书,都先了解背景与文体。

  • 不可把旧约当新约读,也不要把新约当旧约读。因为旧约是新约的预表,新约是旧约的成全。

  • 需要严谨、准确的解经书籍辅助。因为,圣经的完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,其中有许多时代背景、语言文字的差异。

  • 养成规律的灵修习惯。读圣经是上帝的灵粮供应,而不只是圣经知识的累积。与上帝同行的生命是荣神益人的,而单独满足于拥有圣经知识只会凸显人的无知与自大。

  • 参加教会的查经班、成人主日学,或按照教会牧者的建议与推荐,参加圣经(神学)讲座、神学院选修或网路课程。

愿上帝赐福您!